A Decade
在倫敦看了這個關於911十週年的作品,一共有二十位來自英美的新舊兩代編劇*參與。地點不在劇場,而是在一個小型遊艇港旁邊的商用大樓。甫入場要先過x-ray和去櫃檯check袋--起初真的以為九月看戲要特別高度設防!很快就知道這原來是序幕:「過美國海關」,演員扮演關員,觀眾逐一走到 counter,被關員劈頭就問,你是否politically active。來自亞洲的這位觀眾扮唔識聽,說不明白他問什麼,關員耐心地再用更簡單的方法問:你最近有沒有投票?(有!)那麼你就是politically active。你投給誰?(民主派)民主非常好!民主很重要!(請問這是否演出的一部份?)什麼演出?(這個演出。)你在過海關啊。(過海關要去哪裡呢又?)去民主自由的United States of America。
很快給他打發走,走到下一層。本來可以用來做辦公室的整層空間,被裝置成世貿頂樓的高級餐廳,連綿幾廿檯,中間位置則有一個小舞台,跟前排餐桌的距離正是那種看table dance的靠近。侍應殷勤地帶位,我一個人當然要跟陌生人一起坐--想像一下在馬會飲喜酒的情況,觀眾就是這樣坐在dining table看畢整個演出。不過侍應不捧閃燈乳豬march in而是換過戲服上演幾十場戲,總長三小時。空間兩旁仿落地玻璃窗,飽覽曼克頓景色和萬里無雲,無論如何要把你放在世貿裡面,看世貿消失前後的故事,甚至「親歷其景」。
那些故事有些虛構,有些來自媒體訪問裡真實遭遇的敘述;有情景有對話,有一說便是十幾分鐘的獨白。空的舞台有時放了一間士多的佈景,有時有演員做著抽象的形體。上層的海關檢查站,本來四周圍著黑布,開場後黑布被掀開,但見一整片落地玻璃窗。坐在下面的我們,於是便看到上面一條走道,有時是醫院,醫護人員推著病床走過,有時是世貿辦公室,人們慌忙逃命......這齣戲根本就有一個樓高兩層的大佈景!
空間和形式上的gimmick,以及視覺上的各種設計,實在十分亮眼。演員好厲害好厲害。導演把二十個作者的東西縫合到一起之後,卻沒有一種中心的氛圍,相反是七咀八舌的喧鬧聲效。話雖十年人事,要由此拿出一個說法也未免太過乏力。衛報標叔說,更希望見到單一個作者以其powerful vision去回應。我懷疑,再過十年也未必有人能做到。
*其中一位就是<第十一城>的Alexandra Wood,寫了一個西班牙女人的獨白。事後我問她好玩不好玩,她說編劇其實沒有機會參與製作過程,到press night才是她第一次看到作品,才知道自己被導演cut野!